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首页  招生就业  就业政策 返回上一页

【就业政策】公租房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

来源:管理学院 浏览量:182 发布时间:2019-04-15

在自家门口打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这是很多人无法实现的愿望。不过,九龙坡区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B区居民黄敏却梦想成真了。
  黄敏是来自秀山县的一名“80后”,11年前就当起了全职妈妈。2017年,九龙坡区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建立“巧手梦工坊”,引进企业的零部件组装业务以件计酬,帮助全职妈妈等无法外出工作的社区居民解决就业问题。
  黄敏作为第一批“幸运儿”,在重庆凯邦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工作地点就在民安华福社区的“巧手梦工坊”。
  引进企业把车间设在社区
  重庆凯邦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二郎,与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相距约10公里。该公司与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合作,把一个空调室内机线组装车间放在了社区的“巧手梦工坊”。
  黄敏就住在“巧手梦工坊”旁边,每天早上,她为孩子和丈夫做好早饭后,8点开始到这里上班组装线缆。到了下午5点,她下班后便回家给家人做晚饭。
  “在这里上班,可以兼顾家庭与工作,一举两得。”4月8日下午,黄敏一边熟练地把细小的电线穿进线管,一边喜滋滋地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我每月可以挣两三千元,大大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社区帮了我大忙!”
  记者注意到,黄敏工作的车间约50人。有的像黄敏一样在穿线管,有的把电线的一端插进电缆接头的小孔里,还有的在检测成品是否合格,整个车间一片忙碌景象。
  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党委书记周培全介绍,近两年来,“巧手梦工坊”引进了3家企业的摩托车仪表线、电冰箱线和空调室内机线组装车间,累计解决了300多人就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住在社区的全职妈妈。她们中,普遍能拿到1000元以上的月收入,高的甚至近6000元。
  由于以件计酬的工作时间灵活,3个组装车间的职位很抢手。目前,还有好几百人在排队等候。“我们正打算找场地,多引进一些企业的组装车间,尽力帮助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周培全说。
  公租房社区形成自主创业一条街
  据悉,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入住居民1.8万户、4.2万人,居民具有外来人口多(区外人员占83%)、低学历人群多(小学和初中文化居民占60%)、技能匮乏人员多(无一技之长人员占30%)的特点。
  近年来,该社区按照我市实施“公租房小区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部署,通过建立“就业超市”“巧手梦工坊”“创业苗圃”“创业大市场”等载体,搭建“惠民桥”,铺就“增收路”,探索出人口密集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新路径。
  截至2018年年末,融合“线上自选”“线下招聘”两大服务的“就业超市”,已累计帮助1600多人实现就业;设置日杂百货、蔬菜水果和副食品3个经营区、400余个摊位的“创业苗圃”,累计帮助近1200人实现就业、45人成功创业,成为了附近小有名气的自主创业一条街。
  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居民周勇就是一名创业者。3年前,他开始在“创业苗圃”经营手机配件,月均收入达到8000元。今年初,他走出“创业苗圃”,在华福大道租了50平方米的门面经营手机配件及手机维修,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多亏了‘创业苗圃’,让我从创业‘菜鸟’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并实现了家庭收入大幅度增长。”周勇深有感触地说。
  3个市级公租房项目今年投用
  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的例子,只是重庆积极推进公租房优化利用,促进公租房资源既“解困”又“解危”,保障公租房居民安居乐业的一个缩影。
  2018年,重庆市公租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召开了专场招聘会40余场次,促进1.1万余名居民就业创业,新增了6个市级市民学校示范点,3个市级社区健身点,2个体育健身公园。全年活动超1200余场次,惠及居民60余万人。
  据了解,截至2018年,重庆已累计分配公租房50.5万套,市级公租房累计分配28.77万套。目前,市级公租房项目已入住居民28万余户,惠及群众70余万人。
  2019年,市级公租房项目将新增幸福华庭、缙云新居、空港佳园等3个项目投用。届时,市级22个公租房项目将全部投用。
  市公租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将持续完善公租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公租房保障长效机制,深化公租房运营管理、精准保障、优化利用等改革,提升房源有效供给和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推进智慧公租房建设,持续规范后期管理和社区治理,让公租房保障对象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