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首页  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返回上一页

了解灵活就业及其就业方式

来源:管理学院 浏览量:10 发布时间:2025-03-10


灵活就业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官方首次使用“灵活就业”的提法是在2001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了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的就业形态,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灵活就业成为一种新的就业趋势和渠道。20223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个人利用社交软件、知识分享、音视频网站等新型平台就业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副业创新。

灵活就业的具体含义

目前的灵活就业,分为与用人单位不签订任何劳务合同的工作形式和自由职业。其“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方式和时间灵活;无合同,劳资双方灵活协商;报酬不固定,取决于就业者的能力及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简单来说,灵活就业就是一种自由度较高的非合约式就业。

主要就业方式

2022年修订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净增了158个新的职业。新职业、新业态的发展,让灵活就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全职陪诊师、代厨、整理收纳师……等新职业作为年轻人关注的焦点话题,频频见诸报端。以“数字游民”为例,其移动办公形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工作与工作地点、时间的强关联,模糊了工作、生活、休闲之间的界限,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工作空间和时间的自由。

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优点

灵活就业的优点在于个人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工作时间、环境、内容、团队等等,从而更好的满足个人需求,发挥自身所长。如果能够通过多种灵活就业的组合,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实现相对丰厚且稳定的收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就业和经济压力。

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选择灵活就业,也意味着要面临许多挑战,比如需要自负盈亏,社保、公积金等需要自己缴纳。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的情况下,对个人的自律程度以及时间管理等方面有更高要求。有可能还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精力,面临所从事的行业变化带来的收入风险。

相关报道

根据能力确定工作

对于灵活就业这种新业态形式,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负责人蒋建荣表示,年轻人要看自己能够做什么,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找工作,再看社会中的工作岗位,哪些符合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更多

从事新职业需具备的能力

新职业森林蓬勃生长。兰州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赵静分析“从事新职业,洞察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变通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她认为,从业者要不断提升自己小组运作、综合共享、面对客户、前线设计、现场决策、即时学习方面的技能。>>更多

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数字游民”的真实生活往往并不像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那样光鲜亮丽,兼顾工作和旅行虽然是很多人想走的精神之路,但它同样伴随着某种困难和挑战。探索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需要理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更多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进行权益保障?

办理就业登记

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六十二条,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由本人在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必须按规定进行就业登记。

社会保险补贴

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非全日制等工作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其中,高校毕业生的社保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


来源: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