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校园|物流2101班夏琬轩,以实践为笔,绘就跨界成长新图景
来源:管理学院 浏览量:10 发布时间:2025-05-11
从校园课堂到职场一线,从理论推演到数据实战,三亚学院管理学院物流2101班夏琬轩在浙江吉利汽车备件有限公司售后满意度管理岗位的实习中,用三个月的深耕细作,完成了一场从“学生思维”到“职业素养”的蜕变。她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以实践为阶梯、以反思为镜鉴的成长缩影。
培训启航:以专业为锚,筑牢职场根基
夏琬轩同学的实习入职大礼包
“实习第一课,是重新定义‘专业’。”夏琬轩回忆道。入职初期,企业为其量身定制了涵盖售后满意度管理全流程的培训体系:从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到满意度调研设计,从数据采集标准到服务改进闭环,每一环节都让她深刻感受到“客户体验”背后的精细化运营逻辑。 她特别提到,培训中“服务案例复盘会”令其印象深刻:“通过分析真实客户投诉案例,我学会了如何从数据表象挖掘服务痛点,这让我意识到,售后满意度管理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人心工程’。”这一认知转变,为她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注入了人文温度。
夏琬轩同学生活照
实战深耕:数据为刃,破局业务难题
在岗位实践中,夏琬轩以“数据管家”身份深度参与售后满意度提升项目。她每日需处理上千条客户反馈数据,通过Excel高级函数(如VLOOKUP、INDEX-MATCH)清洗无效信息,利用数据透视表生成区域服务热力图,并基于NPS(净推荐值)模型定位服务短板。“一次紧急任务中,我需在两小时内完成某车型客户投诉的跨部门归因分析。”她回忆道,“通过拆解数据、比对服务记录、联动技术部门,最终发现是配件供应延迟导致满意度骤降。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数据只是工具,解决问题才是核心。”在团队协作中,她逐渐从“执行者”成长为“建议者”:在周报撰写中,她创新性地加入“客户情绪波动曲线”,直观呈现服务改进效果;在跨部门会议上,她首次独立汇报某区域满意度下滑原因,并提出“配件库存预警机制”建议,获团队采纳。
夏琬轩同学参加学院举行的实习总结大会,分享实习心得
破茧成长:直面短板,锻造职场韧性
实习并非坦途。夏琬轩坦言,实习期间,直面三大成长关卡:专业理论碎片化,导致复杂服务场景中分析逻辑断裂;多任务并行时(如客户回访、数据报告、满意度调研),任务优先级混乱,效率低下;跨部门协作中因技术术语隔阂,导致需求传递失真。她以“问题清单-解决方案-复盘迭代”模式逐一破局:构建“售后管理知识图谱”,将课堂理论与实际案例关联,形成系统性认知;引入“四象限时间管理法”与番茄钟工具,科学划分任务优先级,提升专注力;主动学习技术文档,制作“跨部门术语对照表”,并在沟通前预演需求场景,消除信息壁垒。
她总结收获“三把成长钥匙”:以数据为尺但不盲从,换位思考化解沟通冲突,通过复盘校准方向而非否定自我。她特别感恩企业“容错文化”与学校“实习护航计划”的双重支持,前者以“错误是教材”助其卸下完美主义包袱,后者通过职业导师回访、校友分享会为其指引方向。未来,她将深耕供应链客户服务领域,考取PMP认证,并搭建校企资源桥梁,助力更多学子在实践中锚定职业热爱。
结语
夏琬轩的成长,是千万学子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场”的缩影。她以数据丈量服务价值,用反思淬炼职场智慧,诠释了“跨界”的真谛——思维与能力的深度融合。
图文:夏琬轩
编辑:张瀚予
责编:卫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