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速递 返回上一页

从USY到吉利:在坚持中看见希望的力量 ——记三亚学院管理学院优秀校友冯泽谕

来源:管理学院 浏览量:10 发布时间:2025-08-28

Hello,我是冯泽谕,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1届毕业生。” 一句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启了他从三亚学院校园走向吉利广阔天地的五年蜕变旅程。自毕业进入吉利汽车实习并成功留任至今,冯泽谕深有感触:“这五年,是扎根与成长的五年。如今回望,才真正体会到校训‘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那沉甸甸的分量。”

冯泽谕校友

职场淬炼:从校园基石到业务骨干

在吉利的五年,冯泽谕深度参与了疫情保供、舆情处置、品牌建设等集团级专项工作,从一名新人逐步成长为能牵头多条业务线的核心员工。他荣获了集团CGO嘉奖令、事务部“小巨人”等多个奖项,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他深知,职场是校园的延伸,更是实践的熔炉。“学校的知识是基石,但真正的能力是在‘做’中学来的。”这份深刻的体会,正源于他在校期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

2022年,冯泽谕(左数第二位)获颁吉利集团CGO嘉奖令

公益初心:为儿童保护点亮一盏灯

大学期间,一颗公益的种子在冯泽谕心中生根发芽,并结出硕果。他创办了“一露童心公益协会”,并成功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签约,成立了“女童保护基金三亚市团队”,成为在三亚系统性开展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先锋。此后,他又带领团队编撰了儿童防欺凌课程,将公益的种子播撒到三亚多所中小学。

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项目启动初期,作为一个学生社团,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困难重重。“这个请不来,那个请不来,团队成员好几次都打起了退堂鼓。”但放弃从未是他们的选项。正是这份咬牙的坚持,最终换来了启动会的圆满成功——当天,三亚市团委、妇联等各界代表纷纷到场,全场汇聚一千余人,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泽谕(左列第三位)在校期间参与社团活动合影照

创新之火与文学之梦:全面发展的多元探索

他的大学生活远不止于此。在创新创业领域,他创立了“USY创梦工作室”,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创青春”“互联网+”等重量级赛事中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锤炼了卓越的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冯泽谕(前排第八位)在校期间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合影照

在繁忙的日程中,他对文学的热爱从未熄灭。作为阅文集团签约作家,他坚持每天挤出23小时进行创作。“面对读者催更,那段时光既紧张又充实。”这份坚持带来了丰厚回报:他19岁加入三亚市作家协会,成为市文联最年轻的代表之一,并成功抓住新媒体机遇,积累了数十万粉丝,拓展了表达的边界。

冯泽谕(右数第六位)参加三亚市作家协会2019年迎新见面会

技能赋能:以兴趣为帆,助同窗远航

出于对绘画的热爱,他自学精通了PSPRAE等专业软件,成为多个设计平台的签约设计师和中国图库的签约摄影师。毕业前夕,作为班长,他主动开设多期设计软件培训班,倾囊相授,帮助同学们掌握了一技之长。

核心信念:坚持,是唯一的答案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经历,恰恰是我职场中最宝贵的财富。”冯泽谕认为,贯穿其中的核心力量,是一句他始终信奉的话:“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坚持,是因为坚持才有了希望。”

他回忆道:“大学英语课上,明知自己口语不灵光,我还是硬着头皮作为小组代表完成了演讲,紧张到手心全是汗。” 正是这一次次的“硬着头皮”,让他在各类大赛中,即使最初不抱期望,也最终捧回了省级银奖、国家级奖项。“高中时写作平平,但日复一日敲下400010000字,累积了500万字的稿子,才让我渐渐能‘信手拈来’。回头想想,竟圆了儿时的作家梦。”

这种信念,延续到了初入职场的艰难岁月。“实习期很苦,熬到凌晨三四点是家常便饭。有时也怀疑过这是不是‘鸡汤’,但看看走过的路和收获的成果,答案不言而喻。坚持下来了,不仅个人能力得到飞跃,更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能在至暗时刻相互‘打Call’的战友。这份情谊,千金难换。”

冯泽谕工作照

从三亚学院的沃土出发,到吉利的广阔平台,冯泽谕的每一步都印证着“坚持”的力量。他用自身的成长轨迹,完美诠释了母校“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育人理念。


图文来源:冯泽谕

责任编辑:王新爱


W